个体户印章随便刻行吗

2024-08-23 22:15:50
近年来,青岛积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增市场主体稳步增长。经营者必须经过“刻章”程序才能注册市场主体。然而,近日,上海来青投资的一家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审批大厅刻制一枚备案公章至少需要90元,且只能选择审批大厅提供的公章刻制服务,这与上海、济南等城市在市场上自由选择和定价的方式完全相反。 刘先生是上海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受邀参加2019全球(青岛)创投大会后,他对投资青岛充满信心,但同时也对进入青岛市场的第一站——注册地感到担忧。 上海某投资公司负责人刘先生: 工商注册拿到他的执照后,我们去刻章,我们遇到了与深圳和上海完全不同的小细节——服务态度非常好,价格完全离谱,定价完全脱离市场。 今年4月,刘先生在青岛注册了4家公司。通常,一家公司至少需要三枚公章:法人章、合同章和财务章。刘先生告诉记者,这四家公司在公章刻制上总共花费了2000多元。但是这些公章的材料与其他城市的公章没有什么不同,但价格要高得多,与成本相差甚远。 上海某投资公司负责人刘先生: 墨水印章是180元到260元之间的一种,普通橡皮印章是90元。其实这个东西的成本很低。橡胶密封的标准市场价格是15元一个。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印章是25元。深圳和上海的许多园区要么按成本价收费,要么直接向政府免费购买服务。 刘先生的感受只是个例吗?在审批大厅的服务窗口,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 打工人:不贵,太贵了。 记者:刻这个章要多少钱? 打工人:我就不说了,三分之一。 经办人员:不能自己刻,只要是备案章,就是这个价。 记者走访市南、市北、李沧、城阳、即墨五区审批大厅发现,公章办理窗口均明码标价。其中,备案公章的价格分为五类,从90元到260元不等,申请公章的经营者只能从中选择。 即墨区行政审批大厅工作人员:这个定价是青岛市统一定价的。 发改委工作人员:不是物价部门制定的价格,是市场调节价。 记者:那为什么都是固定价格呢?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人员: 你问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刻章需要许可。 青岛市公安局工作人员:是政府部门决定的。 记者:不是市场调节吗? 青岛市公安局工作人员:企业行为由企业自己决定。 记者:为什么企业自己制定的价格是统一的? 青岛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就是统一价格,青岛有自己的规定。 经过一番核实,仍然难以理解为什么公章价格是统一的。对于企业的自主定价,刻章企业有不同意见。 刻章企业工作人员:行政审批大厅有价格,是行政审批大厅安排的,也就是统一价格,不是我们自己定的价格。 刻章企业工作人员:我们政务大厅窗口不收钱,要加工费。 记者:能赚三分之一吗? 刻章企业工作人员:不知道,不知道他们怎么分的。 据了解,公章刻制是一个特殊行业,无论是企业准入还是公章备案都需要经过公安部门审批。不过,记者发现,公章备案服务费早已取消。采访中有消息透露,公章刻制统一价格可能与青岛市印章行业协会有关。是这样吗? 青岛市印章行业协会会长马宇:没有行业,只有印章企业,钱的多少由印章企业决定。 记者:我觉得都是统一的价格标准,90、120、150、180、260。 青岛市印章行业协会会长马宇:对,因为版面有限,我们不可能把一百一千的价格全部放在版面上,因为只能给我们这么大一个版面来宣传价格。 马宇说,2018年青岛公章刻制价格大幅降低,从固定的一枚180元降到最低的一枚90元,有5个价格区间可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比较低的。然而,与省内城市相比,记者发现济南的公章刻制不仅比青岛便宜,而且选择的种类也更多。 济南市公安局工作人员:随便选一家刻章企业刻章备案就行了。价格放开了,他们自己定。 济南刻章企业工作人员:从50元到210元都有价格,而且都是有记录的。 济南刻章企业工作人员:济南以前是170元一个章,不讲价。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不放开了。 数据显示,2018年,公安部部署降低公章刻制成本,明确要求严禁私自改章、垄断经营。全年全国公章刻制成本下降11.6亿元。2018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还印发了《山东省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施方案》,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对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公章。”今年,北京、上海等地已开始向新设立企业免费发放一套备案公章。在减负降费的大背景下,青岛公章刻制反映出的选择单一、价格昂贵等问题亟待改善。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孙毅: 以统一的方式或明或暗地将价格控制在同一水平上是一种明显的垄断。青岛现在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定价模式,这显然违背了市场化原则。反映出我们青岛的营商环境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上海某投资公司负责人刘先生: 我认为这是一个以公共服务功能为核心的商业活动,但你的价格应该尊重市场,即应该根据市场制定一个公平的价格,而不是由少数雕刻企业垄断。我希望这些小细节也应该得到重视和改进,您应该考虑对商业环境的支持。 我们的短评:小小的公章反映了营商环境。 公章虽小,却是企业起步的第一步,体现了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态度。2018年,青岛新增市场主体28.9万户,他们的感受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在公章刻制的必要环节中,企业看似是一道选择题,但框定选择范围却使其偏离了市场化的方向。 目前,青岛正秉承市场化、法治化思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除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企业焕发生机活力,为城市发展增添新动能。让企业舒心,让群众满意,是深圳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是青岛向深圳学习、赶超深圳的努力方向。 舆论监督热线 85702007 8570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