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章刻印

2024-08-23 22:19:48
武汉晚报3月18日讯(长江日报通讯员王刚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李柯)2018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全国22个城市进行了营商环境试评价,北京综合排名第一。 “把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作为营商环境改革的‘指挥棒’,主动换位思考,紧盯痛点、难点、堵点,大力推进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北京领导人去年8月曾这样说过。 北京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了哪些“内功”?提供了怎样的“北京方案”?带着这些疑问,长江日报记者连日来进行了实地探访。 优化营商环境“醒”得早 在国内率先出台实施方案。 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北京密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 2017年9月26日,在全国率先出台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从投资环境、贸易环境、生产经营环境、人才环境、法治环境五个方面推出26项改革措施、136条政策清单; 2018年3月18日,围绕办理施工许可、开办企业、获取电力等关键环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9+N”政策包,包括9大政策和N项配套措施; 2018年11月19日,《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布,呈现营商环境改革时间表和“施工图”; 2019年1月18日,我们实施了“简化流程,提供优质服务,降低成本,加强监管”,推出了新一批短、精、实、实措施... 同时建立了一批有效的工作机制。建立市区两级对接服务企业机制,市领导走访阿里、百度、小米等重点企业联系企业调研服务。针对重点企业,北京建立了“服务包”制度,由市发改委担任“总负责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担任“服务管家”,推动“服务包”中提出的多项政策和承诺落地落实。 建立全市统一的“企业项目库”。截至2018年12月初,入库项目超过600个,投资额超过9000亿元,已为项目库中的JD.COM、腾讯等60多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 创业“一天领证,三天搞定” 该市企业免费刻制公章,一年节省6000万元。 从今年1月18日开始,在北京创业可以实现“一天领证,三天办好”。这一天,北京新型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窗口”上线,企业开始网上“一窗式”申报,包括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领取发票、登记“五险一金”、银行预约开户等。,企业运行时间从以前的五天减少到三天以内。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此前的串联审批调整为并联审批。系统一次性采集数据后,相关部门实时共享,同步审批,同步反馈处理结果。 在为企业降低成本方面,政府考虑得非常周到,比如提供免费公章刻制服务。仅此一项,预计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6000万元。 2018年4月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压缩企业先进经验现场会上向全国介绍了北京做法。 方便企业开办,也方便注销和退出。2019年,北京全面扩大简易注销范围,对未开业企业和无负债企业实施简易注销;将取消公告的时间从45天缩短到20天。 建设项目联合验收网上办公室 完成结算只需要7个工作日。 2018年3月,《北京市社会投资建设项目联合验收暂行办法》出台,社会投资建设项目验收快速便捷高效。 “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要拿着一堆资料向各个部门提交申请,跑了14个部门。花了一到三个月才完成。”实行联合受理后,只需进“一扇门”,提交材料一次,全程网上办理,7个工作日即可完成。 北京市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机制被列入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通报的28项优化地方营商环境典型做法。 同样,从2018年3月起,北京市在丰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启动“互联网加不动产登记”改革,实行“一窗办理”,现场完成签约、纳税、登记发证等手续,实现房屋过户“最多跑一次”。 目前,北京市所有不动产登记大厅均已实现“一窗办理”“一站式服务”,全市已办结的不动产业务近80%实现“一次上门、当场领证”。2018年,北京市规划国土委也推出了预约制。申请不动产登记的企业或人员可在电脑或手机上进行预约。 小微企业的电报安装只剩下两个环节。 连接电源平均只需要5.09天。 2018年2月8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推出助力小微企业报电接电“三零”专项服务,即“零上门、零审批、零投入”,大大简化了报电程序。 “零上门”:用户可通过电话、网站、手机终端等渠道提出用电需求;电力公司一次性收集所有安装资料,现有用户资料证明仍在有效期内,用户无需再次提供材料办理审批手续。 “零审批”:取消小微企业内部工程图审和中间检查,办电环节由6个压缩至2个,低压电力接入办理时间由141天压缩至25天以内。 “零投资”:低压供电容量由100千瓦提升至160千瓦,电表箱及以上设备设施投资由电力公司全部承担。 对于用户来说,电缆安装只剩下两个环节,即申请用电和电力公司上门送电。根据2017年北京市的相关数据,用户可节省约12亿元的外部电力投资。 统计显示,短短半年时间,北京市已有9198户用户享受到电力部门“三零”专项服务,平均接电时间仅5.09天,其中最短1天,最长19天。 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通报的28项地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中,北京电力的“三零”专项服务也被列入其中。 水和天然气应用的“一站式处理” 处理时限被充分压缩。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在海淀区行政服务中心三楼企业开设的“一站式”服务区旁,有5个“水、电、热通讯”综合窗口。工作人员介绍,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6家市政公共服务企业于2018年4月27日入驻,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务。“建设单位在区政府服务中心办理施工许可后,可以同时办理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讯、安装业务,无需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 目前,北京市政公共服务企业已全部入驻北京各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供市政公共基础设施接入“一站式”服务。 水、气和热接入的处理时间进一步缩短。燃气方面,申请材料齐全当天即可受理。热度方面,规划方案编制时间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供水方面,安装申请材料由6项减少到3项,供水企业办理时限不超过15个工作日。排水方面,从受理到通水全流程服务,各环节审核办理时限由28个工作日缩减至12至15个工作日。 北京市公共服务企业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也被列入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通报的28项优化地方营商环境典型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