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刻1个公章罪立案标准
2025-01-23 11:22:11
导读:10月24日、25日,我们的全国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就要开始了。你可能知道,我们的造价工程师考试实际上比一级建造师考试难一点。不仅“案例分析”很难,而且“测量”也不简单。还好都是客观题,但是“案例分析”必须写计算,而且是五向综合题,考起来还是有难度的。针对这种情况,小编打算用五道习题帮助大家在考前磨刀霍霍。
二、考试时间和试卷结构
4个小时,5个案例,试卷总分120分。
三、试题的特点
自2019年以来,试卷共有五个案例题,每个题型的预测为:问题1,基于教材第一章:建设项目总投资和财务评价。(20分)问题2,以教材第二章和第四章为基础,以第四章投标的知识点为主线,应用综合方案优选或方案选择的方法。(20分)问题3,基于教材第五章:施工合同管理。(20分)问题4,基于教材第六章:工程价款的结算与决算。(20分)问题5,数量和价格。基于教材第三章:工程计量与计价。(40分)
测试1
一、课本知识支撑
第一章: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
二、造价工程师执业阶段和角色要求
在项目决策阶段,为投资者服务,提供投资估算、财务评价结论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三、主要知识点总结
(1)报表类别中的两个辅助报表(利息表和总成本表)和三个基本报表(投资现金流量表、资本现金流量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二、知识点1。与总投资相关的:建设投资的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造价)、准备费、建设期利息、进口设备购置费等。
2.涉税指标:计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交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所得税、调整所得税等。
3.利润相关指标:利润总额、净利润、可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税折旧摊销、盈亏平衡点等的计算。
4.与现金流量相关的指标: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现金流量的计算。
5.与财务评价相关的指标:总投资收益率、资本净利润率、净现值、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的计算。
6.与还款相关的指标:最大还款能力的计算、偿债准备金率、临时贷款的判断、最低补贴、最低销售量和最低单价。
四、典型问题
建设期总投资构成+运营期各项财务指标的计算或财务报表的填写。
五、习题训练
案例一(2019年真题第1题)关键词:平均资本、利润总额、所得税、最低单价、资本净利润率。
企业投资一个新项目,生产一种市场需求很大的产品。项目的基本数据如下: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1600万元(含可抵扣进项税额112万元),建设期1年,运营期8年。建设投资(不包括可抵扣进项税)为所有形式的固定资产,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4%,采用直线法折旧。2.项目预计流动资金为200万元,将于运营期第一年年初投入,并于项目运营期结束时全部收回。3.本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建设投资贷款利率为8%(年利率),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5%(年利率)。建设投资贷款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前四年等额本息还款。4.项目正常年份设计产能为10万件,运营期第一年产能为正常年份的70%。目前市场同类产品的免税销售价格约为65 ~ 75元/件。5.项目资金投入、收入和成本的基本计算数据见表1.1。6.本项目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3%,增值税附加综合税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25%。
问题:
1.计算项目建设期的贷款利息和固定资产年折旧。2.如果产品的不含税销售单价确定为65元/件,则项目运营期第一年的增值税、税前利润、所得税和税后利润以列报方式计算。3.如果企业想在没有其他资金来源的情况下,满足项目运营期第一年建设投资贷款的还款要求,产品的不含税单价至少应该是多少?4.项目运营后期(建设期还贷完成后),考虑到市场成熟后产品价格可能下降,拟在65元的基础上下调10%的产品单价,运营后期正常年份资金净利率连续计算。
(计算过程和结果数据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问题1:
(1)建设期贷款利息=1000/2×8%=40(万元)(2)固定资产年折旧=(1600+40-112)×(1-4%)/8 = 183.36(万元)问题二:
(1)增值税=7×65×13%-14-112=-66.85(万元)为负数,应交增值税为0,增值税附加税为0。
(2)①建设期贷款利息年应计本金=(1000+40)/4 = 260(万元)运营期第一年应计利息=(1000+40)×8% = 83.20(万元)②流动资金贷款运营期第一年应计利息=100×5%=5(万元)③总成本(不含进项税)=(210-14
税前利润=7×65-467.56-0=-12.56(万元)或税前利润= 7×65×1.13-481.56-(7×65×13%-14)=-12.56(万元)(3)所得税= 0。
问题3:
当年可用于偿还的最高资金=当年应偿还的建设投资贷款本息之和,即总收益-经营成本-增值税附加-所得税=应偿还的建设投资贷款本息。假设此时的单价应该是A,那么:7a-(210-14)-(7a×13%-14-112)×10%-7a-。5%=260+83.2(建设投资贷款利息)解:A=79.68(元)校核计算:如果将A=79.68(元)代入增值税计算公式:增值税= 7×79.68×13%-14-112 =-53.49万元,则不需要增值税。假设新单价为P,则:7p-(210-14)-[7p-467.56]×25% = 260+83.2(建设投资贷款利息)解:P=80.44(人民币)问题4:
(1)单价=65-65×10%=58.5(元)(2)营业收入=58.5×10=585(万元)(3)总成本=(330-25)+183.36+5 = 493.36(万元)。
手表行业旅游
关键词:等额本息,资本现金流量表
背景资料:拟建项目财务评价数据如下:建设期2年,生产经营期8年。第三年投产,第四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2.建设投资1亿元(含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8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1000万元;其余的形成固定资产。3.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折旧年限为12年,残值率为5%。4.在经营期内,无形资产平均摊入成本。5.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5万吨产品。预计每吨销售价格为不含税5000元,增值税销项税率为不含税销售收入的13%。 增值税为应缴增值税的12%,所得税税率为25%。6.项目各年资金投入、收入和成本的基本数据见表1.1。7.还款方式:建设投资贷款本息在项目运营期前五年等额偿还,贷款年利率为6%(年利率)。8.行业平均总投资回报率为13%,资本净利润率为15%。
问题:(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1。计算建设期利息和项目总投资。2.计算运营期第一年需要偿还的本金和利息。3.以表格形式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固定资产残值和无形资产摊销费用。4.计算经营期内每年应缴纳的增值税和增值税。5.计算经营期第一年和最后一年的总成本、所得税和净利润。6.根据运营期最后一年的数据,计算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并从财务角度评估项目的可行性。
正确答案:
问题一:建设期贷款利息= 2000/2× 6% = 60(万元)第一年贷款利息=(2000+60+3000/2)×6% = 213.6(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总额:60+213.6 = 273.6(。
年应付本息=(5000+273.6)×(A/P,6%,5)= 5273.6×0.2374 = 1251.95(万元)经营期第一年应付利息= 5273.6× 6% = 316.42(万元)。
经营期第一年应付本金= 1251.95-316.42 = 935.53(万元)问题三:
固定资产年折旧费=(10000+273.6-800-1000)×(1-5%)÷12 = 670.83(万元)固定资产残值=(10000+273.6-800-1000)×5%+6770。
问题四:增值税和增值税计算期的第三年:增值税= 5000×1×13%-390-800 =-540《0,故不含增值税= 0。计算期第四年:增值税= 5000× 1.5× 13%-560-540 =-125《因此,增值税附加税= 0。计算期间:第5年:增值税= 5000× 1.5× 13%-560-125 = 290,应纳增值税= 290×12% = 34.8万元。计算期间:第6年至第10年:增值税= 5000× 1.5× 13%。
经营期第一年总成本= 3110+670.83+125+316.42 = 4222.25(万元)所得税= (5000-4222.25) × 25% = 194.44(万元)净利润= 5000-4222.25-1990。= 5235.83(万元)所得税=(5000×1.5-5235.83-49.8)×25% = 553.59(万元)净利润=(5000×1.5-5235.83-49.8)-553.59 = 1666。
问题6:
经营期最后一年的息税前利润= 1660.78+553.59 = 2214.37(万元)。项目总投资=10000+273.6+1000=11273.6(万元)。因为这个项目,总投资回报率=2214.37/11273.6=19.64%。
案例3
关键词:最大还款额、平均资本、临时借款判断、建设投资、净现金流量。
背景:某集团公司拟建设A、b两个工业项目,项目A为年产30万吨的化工厂。拟建厂房建筑面积为5000㎡,类似工程造价为3000元/㎡,其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综合税分别占工程造价的18.26%、57.63%、9.98%和14.13%。根据调查数据,当地同类企业年产25万吨的设备和工具采购成本为2400万元。已知拟建项目及类似项目的设备投资综合调整系数为1.25,拟建项目的其他建设费用占设备、工具和建设费用之和的30%,基本备用率为10%。 不考虑差价保留费。项目B的基本数据如下:1。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10年,建设投资3600万元。预计将形成所有固定资产。2.项目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总额为2000万元,年利率为6%(年息)。根据贷款合同的规定,在经营期的第一年只偿还利息,而不偿还本金。经营期第二年按最大容量偿还。在经营期的第三至第五年,将等额本息偿还未偿还金额。建设期内自有资金和贷款将均衡投入。3.本项目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为10年。 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的残值在项目运营结束时收回。4.项目生产经营所需流动资金25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150万元,借款100万元,利率为5%(年利率)。流动资金在项目运营结束时完全回收。5.正常经营年度期间营业收入为850万元,营业成本为280万元。增值税附加税税率估计为营业收入的0.8%,所得税税率为25%。6.运营期第一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80%,当年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为正常年份的80%。 然后每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7.在建设期贷款偿还完毕之前,不计提盈余公积金,不分配投资者红利。8.假设建设投资中没有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则上述其他费用和收入均不含增值税。
问题:(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1。在A栏中计算项目A的建设成本、设备和工具购买成本以及建设投资。2.以表格形式计算项目B运营期第一年和第二年应偿还的贷款本息。3.计算项目B经营期第三年应偿还的贷款本息金额,通过计算说明项目是否能满足还款要求。4.从资本的角度,分别计算并说明项目B第一年、第二年和最后一年的现金流量净额。
参考答案:
问题1:
项目A工程造价综合差异系数:18.26%×1.25+57.63%×1.32+9.98%×1.15+14.13%×1.2 = 1.27;工程造价= 3000 × 5000 × 1.27 = 1905(万元)。
问题二:项目B建设期第一年贷款利息:1000×6%×1/2=30(万元);建设期第二年贷款利息:(1000+30)×6%+1000×6%×1/2 = 91.8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总额:30+91.8=121.80(万元)运营期第一年应付利息:(2000+121.8)×6%+100×5% = 132.31(万元)运营期第一年应付本金:100元资产折旧费为:(3600+121.8)×(1-5%)/10 = 353.57(万元)经营期第一年总成本=280×80%+353.57+132.31=709.88(万元)经营期第一年利润总额:850×80%×(1-0.8%)-709.88 =-第二年利润总额经营期第二年应缴纳的所得税为(77.32-35.32)×25% = 10.50 (万元)。经营期第二年最高还本付息额= 850×(1-0.8%)-280-10.5 = 552.7(万元);经营期第二年应付本金=552.7-132.31=420.39(万元)。
问题3:项目B经营期第三年年初贷款余额为:2000+121.8-420.39=1701.41(万元)。运营期第三年至第五年每年偿还本金为:1701.41/ 3=567.14(万元)运营期第三年偿还利息:1701.41×6%+100×5%=107.08(万元)运营期第三年偿还本息:567.14+107.08=674.22(万元)运营期第三年总成本:0-77
问题4:
运营期第一年净现金流量= 850×80%-(132.31+150+850×80%×0.8%+280×80%)= 168.25万元(万元)运营期第二年净现金流量=0 B项目运营期最后一年总成本:280+ %)×25%=51.16(万元)现金流入= 850+(3600+1200
案例4
关键词:盈亏平衡分析,总成本,资本净利率
背景资料: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1)工程费用2000万元,其他建设费用500万元(含无形资产费用2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8%。预计未来三年投资价格年均增长率为5%。(2)项目建设前期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经营期为8年。(3)项目建设期第一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二年完成60%,项目生产经营期第一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4)项目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全部由资本金投入。(5) 除无形资产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其中固定资产进项税可抵扣100万元)。无形资产按生产经营年限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寿命8年,残值率5%,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万件,正常年份年总成本为950万元(含可抵扣进项税额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550元(含可抵扣进项税额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不含可抵扣进项税额)。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不含税1400元/件,增值税税率为13%,增值税附加税税率为12%。(7)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8)项目生产经营期第一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80%,销售收入、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按正常年份的80%计算。第二年及以后年份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9) 这个行业的资本净利率是10%。
问题:
1.分别计算项目建设期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差价准备金和项目建设投资。2.分别计算项目生产经营期的固定资产年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经营成本。3.分别计算项目生产经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净利率,判断项目的可行性。4.分别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从盈亏平衡点的角度判断项目的可行性。
参考答案:
问题1:
基本预备费=(2000+500)×8% = 200(万元)静态投资= 2000+500+200 = 2700(万元)首年差价预备费= 2700×40%×【(1+5%)1.5-1】= = 210.16(万元)工程建设投资=工程造价+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 2700+82.00+210.16 = 2700
问题2:
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00)×(1-5%)/8 = 319.69(万元)正常年份变动成本(含税)= 10000× 550/10000 = 550.00(万元)正常年份变动成本(不含税)。10000 = 500.00(万元)固定成本= 950-550 = 400.00(万元)或:固定成本= 900-500 = 400.00(万元)营业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利息摊销= 200/8 = 25.00。
问题3:
经营期第一年增值税= 1400× 13 %× 80%-50× 80%-100 = 5.6(万元);经营期第二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1400× 13%-50 = 132(万元);运营期第一年的利润总额=营业收入(。9.33(万元)或:经营期第一年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含税)-总成本(含税)-增值税税金及附加= 1400×(1+13%)×80%-(950×80%+100)-5.6-5.6×12%。
经营期第二年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不含税)-总成本(不含税)-增值税附加= 1400-900-132× 12% = 484.16(万元)或:经营期第二年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含税)-总成本(含税)-增值税税金及附加= 1400。10000-950-132-132× 12% = 484.16(万元)正常年份所得税= 484.16× 25% = 121.04(万元)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484.16-121.04 = 363.12(万元)
问题4:
总收入=总支出设盈亏平衡点为Q,总利润=0,不含税:收入(不含税)-总成本(不含税)-附加费=0,即收入(不含税)-附加费=总成本(不含税)-总成本(含税)-增值税及附加费=0思路1:(不含税)1400 Q-(400+500 Q)-(1400 Q×13%-50Q)×12% = 0。Q = 0.4525万思路二:(含税)1400 Q×(1+13%)-(400+550 Q)-Q = 0.4525件分析结论:本项目正常年份产量盈亏平衡点为4525件,本项目设计产能为10000件,远高于盈亏平衡点产量,即盈亏平衡点产量为设计产能的45.25%,因此本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