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电子公章

2025-03-27 11:22:11
版权声明:本文发表于《中国勘察设计》杂志2021年9月刊。版权归《中国勘察设计》杂志及其作者所有。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自信的建筑师队伍,进一步明确建筑师的权利和责任,提高建筑师的地位”。2020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在《关于同意北京市开展建筑师责任制试点的批复》中指出:“通过建筑师责任制试点,充分发挥建筑师及其团队的技术优势和引领作用,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价值,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国许多地方都在讨论和实践如何实行建筑师负责制,并讨论在建筑师负责制下建筑师需要提供哪些服务和承担哪些责任。本文试图从香港“建筑师全程服务责任制”的经验来分析建筑师责任制如何保护香港开发商的利益,并探讨内地建筑师责任制如何满足“适用、经济、绿色和美观”的建筑政策要求并最终保护施工单位的利益。 在香港,法律制度、政府行政管理制度、商业和专业服务行业惯例和守则等。完全继承了英国的传统制度,采用了殖民管理的法律和理念。其管理特点是“小政府、大管理”,建设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是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时的香港政府是如何以“小政府”实现对极其复杂的建筑工程的有效“大管理”的?首先,政府已编制了一套完整而有效的《建筑物条例》及其附属的《建筑物规例》,目的是确保所有建筑物及其建造过程必须安全、卫生和环保。因为它是一个“小政府”, 在实施这套规例时,《建筑物条例》第37条清楚说明,政府及其官员只是依法进行视察,并不负责。 “大管理”是由条例中提到的“授权人”进行的。「认可人士」分为三类,分别是建筑师(1,177人)、结构工程师(128人)及屋宇测量师(243人),共1,548人。建筑师一般负责建筑工程的“授权人”,结构工程师负责桥梁、道路等市政工程,建筑测量师多负责维修、保修工程。 根据香港《建筑物条例》第4条,任何建筑工程均须委任一名“认可人士”,负责统筹所有事宜,并确保建筑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完全符合所有有关法例,直至竣工及验收为止。当建筑项目开始时,必须通知屋宇署哪个“认可人士”负责该项目。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负责的“授权人”应根据所有相关规定在指定的关键监控节点进行验证,签署验证记录表并提交给相关部门以书面形式确认设计或施工工作符合相关规定。正因为法例规定所有建筑工程必须委托给“认可人士” 对整个过程负责。一般而言,香港发展商在聘请建筑师设计项目时,亦会要求建筑师为项目的“获授权人”,以确保其建筑设计及施工程序完全符合法例规定。 为了确保建筑师提供的设计方案切实可行,并符合法律、质量、开发周期和开发预算的要求,香港的开发商不仅要求建筑师依法为其建筑设计“买单”,还要求建筑师为其设计方案的质量、开发周期和开发预算“买单”。因此,要求建筑师提供从规划概念、方案、深化设计、编制招标图纸和招标文件、招标和定标、施工管理、竣工验收、调试、保修期内缺陷整改,到施工合同最终结算的“全程服务”。这种全方位服务在香港很常见。根据香港建筑师学会发布的业主与建筑师关于服务范围和费用的协议, 标准正常服务可分为六个阶段:启动阶段、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深化设计、施工合同文件和施工阶段。 香港建筑师的标准全过程服务是指由同一家建筑设计公司负责全过程的所有设计工作,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从而不会出现因设计衔接不畅、设计职责重叠或不明确而导致的各种设计质量问题。设计完成后,让原建筑师带领团队准备招标图纸和合同文件,并负责标书审查,以确保设计建筑师的原始设计方案符合业主的开发预算。如果反标的投标价格超过了业主的开发预算,建筑师必须负责免费修改设计,直到其设计能够满足业主的开发预算要求。 定标后,建筑师负责根据其编制的施工合同图纸和施工合同文件对施工单位进行管理,确保其设计方案的实际落地,并确保施工质量和最终施工结果符合最初的设计意图。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设计变更、成本增加、时间延迟等问题,建筑师也必须根据施工合同进行处理,并维护开发商的利益,以确保业主的开发周期不会被无理拖延。 上述为香港建筑师提供的全程服务体系,根据香港建筑师学会的标准设计合同方法,确保了设计质量、工程成本、开发周期和符合建筑法的所有要求,有利于有效保护社会和开发商的利益。迄今为止,“建筑师全程服务责任制”在香港已有效实施了60多年。 国务院2000年1月发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由五个单位负责,即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各单位对工程质量的责任根据不同的工程阶段而分散。当发生事故时,当需要明确责任并找出需要公平负责的单位时,很难实施这样的规定。与香港建筑师的全过程服务责任制,即单个建筑师及其团队负责相比,内地的分散责任制对开发商/施工单位的保护相对较低。 香港开发商去内地开发项目,一般都采用他们惯用的香港建筑师全程负责制。自2006年以来,作者亲自参与并协助香港开发商在内地成功完成了新鸿基上海环贸iAPM项目和长沙郭进九龙仓项目。这两个项目的香港开发商委托建筑师在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阶段提供全方位服务。开发商不仅委托笔者的香港建筑师咨询公司作为建筑师和总顾问,还根据法律法规聘请内地设计、勘察、监理等单位提供相应阶段法律要求的服务。换句话说, 香港开发商聘请内地相关工程设计单位和香港建筑师同时并行实施两套制度,确保其开发的项目在质量、成本、开发周期等方面获得与香港同类项目同等的保障。 回顾这两项大型工程的实施经验,在内地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由设计单位全程负责和管理施工单位,以确保设计和施工质量,理论上是可行的。虽然实行建筑师负责制确实有利于维护建设单位的利益,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设方针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施工阶段,要求建设单位满足施工合同的所有要求,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目前内地既有设计能力又有施工管理经验的设计单位很少,有能力提供全程服务的设计单位就更少了。开发商/施工单位如果想采用建筑师负责制,确保自己的工程质量有很大保障,不妨考虑聘请香港建筑师咨询公司和内地法律法规要求的所有设计单位,同时提供设计服务。根据中国大陆实施建筑师负责制的情况,预计京外各地区可以尽快选择合适的项目先行先试,加快人才培养,提高设计单位的项目和施工管理能力。最后是“建筑师负责制” 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以满足“适用、经济、绿色和美丽”的建设政策要求,使全国人民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增强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作者是王东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董事、香港建筑师学会内地事务部副主席谭国志)